当前位置:主页 > 访谈 >

华医心诚医生集团助力非公医疗全面发展 张大东

发布时间: 2019-06-26 10:41   |  来源: 网络整理   |  责任编辑: 采集侠

  随着国家鼓励“社会办医”政策的深入开展,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入医疗行业,“非公医疗机构”纷纷涌现,据悉,非公立医院从数量已超过公立医院,且在数量上的差距正在进一步加大,在这样深化医改大背景下,医生集团与非公立医疗机构有哪些合作的契机呢?

  华医心诚医生集团发起专家之一、现任上海远大心胸医院院长张大东教授,他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阐述了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级别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心血管专业医生集团——华医心诚与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合作是责无旁贷的责任,同时也有天然的合作优势。

  张大东教授

  现任上海远大心胸医院院长、上海市郊区心血管病研讨会主席、心脏病急重症论坛坛主、中国心血管介入领域顶尖专家。

  张大东教授曾是“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推广普及奖”、“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杰出贡献奖”的获得者,他的身上既有上海男人的精细认真,又有北方男人的直爽大气,在其个人的从业经历中,经历了从体制内到体制外,从公立医疗机构到非公医院,再到创办医生集团,在不同的体制里,都有很长的工作经历,张大东教授对医生集团与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合作及发展分析得高屋建瓴、深入精辟。

  非公医疗机构蓬勃涌现政策引导是关键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医疗资源分配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成为了搅动非公立医疗机构崛起的“一江池水“。

  据悉,2017年8月21日,国家卫计委发布《2016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在医院数量中,公立医院12708个,民营医院16432个,与2015年的公立医院13069个、民营医院14518相比,民营医院增加近3000家;2015年,民营医院从数量上正式超过公立医院,成为国内卫生事业发展的一大变革节点。2016年与2015年相比,非公立医院的增长速度达到了13.18%;2011年到2016年,每年增速均在10%以上。至今,公立医院与非公医疗机构的数量差距正在进一步拉大,社会资本涌入,社会办医力量不断壮大,非公立医疗机构正快速发展中。

  张大东教授指出,非公立医疗机构快速发展的四点原因:一是政策鼓励,社会办医条件与要求的放开、如医疗机构审批程序简化、部分证明材料被清理,解除了社会办医的基础束缚;二是能够享受与公立医院同等待遇,如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纳入定点医保范围;三是医疗人力资源解放,《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取消“在职、因病退职或者停薪留职的医务人员不得申请设置医疗机构”的限制,调动了医务人员创业的积极性;四是新医改各项举措的支持,包括自由执业放开、社会环境改善、信息化手段运用等,均为非公立医院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非公立医疗机构长足发展掣肘不仅是人才

  张大东教授表示,国家政策鼓励,各种社会资本涌入,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快速发展,当前,非公立医院建筑规模、各种先进医疗设备等硬件设施有些可以与公立医院媲美,甚至超过公立医院,已经不是制约非公立医院发展的主要因素。

  制约医院发展的最大的痛点是软实力的欠缺,尤其是人才缺乏最为突出。非公立医院因自身诊疗技术水平低下、学科发展落后、历史等原因,不是优秀医疗人才的首要选择。即使这些优秀人才来了,医院也留不住。这就形成了非公立医院专业人员团队医院内退休医生、刚毕业的医生“两端大”、中坚力量缺失“中间细”的现状,人才梯队出现断档,医疗技术水平很难提升,这样的恶性闭环。

  其次,非公立医院诊疗能力和专业水平普遍偏低,导致人们对非公立医疗机构的信任度不足。因在非公立医院发展的早期,性病、男科、妇科等医院的快速繁殖、及部分医院非规范的诊疗过程、乱收费、夸大宣传等行为,造成了人们对非公立医院的信任度普遍偏低。

  第三,非公立医院的发展不稳定性和管理缺乏连续性,无法给医生带来执业安全感。一个医生,从医学院校毕业,到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高年资医生,至少要经历近十年的培养,从实习医生、住院医到专科医生培训,连续而不间断。非公立医疗机构其运营资本受市场经济发展影响,频繁经历“卖身”、管理高层更替、管理理念大转变等因素,导致缺乏相对长期、稳定的医生培养机制,没有医生继续成长的土壤,自然也就没有大咖级医疗专家的“本土”产生。

  此外,没有医保支持、政府补贴不到位,非公立医院发展后劲乏力等问题也同样制约其发展。

  华医心诚医生集团助力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

延伸阅读